公民海岸森林復育行動
地點:台灣宜蘭縣壯圍及南澳南溪段臨海沿岸
種植期:2021 F/W
造林目標:10,000trees(3K/HA2)
造林樹種:草海桐Scaevola taccada,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.,黃槿Hibiscus tiliaceus,林投Pandanus tectorius,白千層Melaleuca leucadendra Linn.
提案單位
專案內容
台灣,是典型的海島國家,但是大部分的人都生活在遠離海岸的都市;永續是代表下個世代的誘人名詞,卻難以成為日常生活中的有感體驗。
我們想透過清楚、簡便又數位化的實際行動,讓你能簡單參與,讓永續成為日常。
全球第一座由公民群募為地球種下的海岸森林,將於2021年在台灣發生。倡議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(SDGs),並追求碳中和,我們的腳步跟得上。好事交易所(GPE)協同林務局共同發起行動,運用閒置場域,以新種植或是復育植被,累積對於大氣的碳固能力。每棵樹木皆可透過線上串流觀測,即時看見成長過程中的減碳指數、栽種履歷。種植一片永續善意,有你的身影。
進行造林工作推行,能快速撫育林木成林,恢復保安林原有功能,抵擋海風、鹽沫侵襲,形成綠色海岸防護。
扎入沙土裡的根系,長出枝葉隨風搖曳,樹木抵禦著季風與浪的日日侵襲。沿海的惡劣地形不利植物生長,更需投入大量心力維繫照顧。那麼,為什麼仍持續在荒蕪地帶建造防風林呢?自1937年,日治時期的林業檔案中,即編列為保安林的海岸防風林,溫柔地守護著人們的身家安全近百年歲月。
樹木有眾人熟知,友善氣候的減碳能力,位在海岸邊的植被是轉化生態圈的前鋒。光禿禿沙地有日曬直撲,生物待不住的高溫環境。當有了樹木一切不同,復育的樹苗逐漸壯大,使得地表溫度相對下降,伴生的草本植物竄出頭後,也開始見到昆蟲、鳥類的蹤跡。於是海岸保安林,是家園聚落的安全防線,更是維繫生態多樣性的助手。因為有你的起心動念種下一棵樹木,生態因而完整豐富。
環保意識提升的當代,植樹行動並非創舉,林務局推動企業認養林地行之有年。好事交易所(GPE)推動的「公民海岸森林」行動,藉由養育一棵樹為種子,喚醒永續議題的念頭,邀請地球公民們為未來發聲,留給下一代後輩循環可再用的資產。
種植完成的林地,會由植樹長才的職人專業照料,包含一年三次刈草,以及颱風期過後的補植,確保林地的健康與保護力。
好事交易所(GPE)透過數位串流平台,讓種下的每棵樹,不在遙遠的他方,每位參與植樹公民可在掌中隨時觀測,追蹤小樹的成長紀錄。
好事交易所是一個將創新科技與媒合平台結合的永續模式,我們堅持簡單、創新、具設計感的價值觀,讓永續行動不只是環境保護工事,更能成為現代人新的質感體驗。每個人只要起心動念,就能迅速把善意轉化為定期定額的訂閱贊助行動。
參與「公民海岸森林」行動的會員,在贊助訂閱費用後,計畫正式開始時將取得《公民森林行動證書》
I. 2021 Dec.於GPE官網計畫公告頁面,上架:1.更新保安海岸林場新植 2.復育驗收與觀測紀錄過程
II. 2022 Mar. 發送 ”公民森林 ”會員線上植樹觀測權
III. 2022 Jan.~ Feb. 於GPE官網計畫公告頁面更新:林場第二季復育狀況
IV. 2022 Dec.發送予如果你是首年參與行動會員,將優先通知你享有繼續訂閱支持的續訂權力通知(公民森林 第二年期新植與撫育 執行期前三個月)
育苗與天然下種:保安林地裡,有立竿標記是人為種植的幼苗,腹地裡也有所謂的天然下種,指得是由附近母樹自然散落種子,任其發芽成長的天然造林。不分人為或天然,植樹職人都將一視同仁地照料。
防風林造林工法:每棵幼苗,搭配一公斤有機肥料與沙土拌勻,創造成長所需養分也同時強化土地的保水力,增強樹苗存活率。
刈草嶼修枝:在幼苗生長期間的撫育工作,包括定期刈草,由於草本植物生長快速,因而遮蔽樹苗光合作用的空間。修枝為修下耗費養分的老枝,促進樹苗向上生長。